烟台大学科研团队在绿叶制药研发的中国首个治疗抑郁症1类化学新药获批上市实现国产药在该治疗领域重大创新突破近日,基于烟台大学与绿叶制药“科产教”融合与“产学研”合作一体化平台,由烟台大学分子药理和药物评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主持研发的国家1类创新药——盐酸托鲁地文拉法辛缓释片(商品名:若欣林®)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该药是中国首个自主研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用于治疗抑郁症的化药1类创新药,其上市实现了国产药在该治疗领域的重大创新性突破,标志着我国在高失败率的CNS(中枢神经系统)创新药研制领域正走向世界前沿。盐酸托鲁地文拉法辛缓释片包装盒抑郁症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约有3.8%的人口患有抑郁症,中国抑郁症的患病率为3.4%,超过5000万名患者需要规范用药治疗。同时,抑郁症复发率高达50%-85%,其中50%的患者会在疾病发生后的两年内复发,该病已成为影响家庭生活和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据临床研究表明,现有抗抑郁药虽然总体有效,但治愈率较低,治疗后仍有焦虑、认知损害、疲劳、快感缺失等残留症状,严重损害患者的社会功能,并显著加快复发,且易引发性功能障碍、体重增加、情感迟钝、嗜睡等不良反应。目前,国内外权威指南均强调,抑郁症治疗的目标为“获得临床治愈、减少复发风险、改善功能损害、提高生活质量”,要求该疾病的治疗全面重视包括情感、躯体和认知在内的所有症状维度。若欣林®的研发工作由烟台大学分子药理和药物评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绿叶制药集团非临床研究部副总裁、新药发现研究部负责人田京伟教授全面主持,烟台大学药学院傅风华、王洪波、刘万卉、孙考祥等教授作为团队骨干成员,先后有500余名专业人员参与。历经十余年的持续研发,逐步构建起“多靶点不均衡调节效应机制研究和评价”与“信号通路偏向性调节机制研究和评价”技术体系,针对一线抗抑郁药物缺陷进行了攻克性研究,最终完成该款国家1类创新药的研发工作。据临床研究证实,若欣林®能够全面、稳定地治疗抑郁症,显著改善焦虑状态、阻滞/疲劳症状、快感缺失和认知能力,促进社会功能恢复,而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不引发嗜睡,不影响性功能、体重和脂代谢。这是目前全球已上市的抑郁症治疗药物所不具备的优点,有望改善当前该疾病治疗现状,促进患者重新回归并融入社会。研发项目主持人田京伟教授表示:“抑郁症有着复杂且多元的症状表现,通过多靶点的干预治疗可实现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若欣林®是首个从基础研究到验证性临床均得到证实的SNDRI(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三重再摄取抑制剂)抗抑郁创新药物,可全面改善患者症状,促进社会功能恢复,为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提供有力支持。”烟台大学田京伟教授(右)在实验室指导学生若欣林®临床试验的主要研究者、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张鸿燕教授表示:“若欣林®获批上市是国内制药企业在抗抑郁新药研发道路上迈出的坚实一步,是中国精神药物研发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若欣林®所展现的临床药效学特征有助于患者全面缓解抑郁症的多维度症状,尤其能满足患者对于改善焦虑、快感缺失、疲劳、认知症状等治疗需求,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新的治疗武器。”多年来,烟台大学紧密聚焦国家和省市重大发展战略,持续深化校地融合、校企合作,打造科产教协同创新与育人共同体。学校与绿叶制药合作共建烟台大学药学院,构建了“导师校企双聘、学生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学院近半数教师在绿叶制药研发中心兼职,负责或参与企业牵头的“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新药产品研发,企业深度参与学院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等,将科技研发实际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校企共建的办学体制将人才培养、项目合作研究、技术成果转化纳入统一平台,实现了“科产教”的实质性融合。学校相继获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和博士后招收培养资格。绿叶制药集团先进的科研条件和丰富的产业实践与烟台大学药学学科的人才培养和科技研发融为一体,校企双方共同打造医药创新“策源地”,陆续突破新型高端制剂的技术壁垒,打造了全球领先的新型长效制剂技术平台。药学院科研团队在绿叶制药主持研发的中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开展全球注册的微球制剂产品——注射用利培酮缓释微球于2021年获准上市,全球首个治疗帕金森病缓释微球制剂注射用罗替戈汀缓释微球制剂目前也已进入中美关键临床研究阶段。这些药品的研发和上市,对于突破“卡脖子”技术、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烟台大学全面深化科产教融合、构建协同创新与育人共同体的有益探索。(来源:烟台大学)
发布时间:2022-11-05人类对于月球表面元素、矿物、岩石类型等物质成分的科学认识始于上世纪50-70年代。大量的无人月球探测和载人月球探测获得了珍贵的历史数据。由于当时缺乏全面的探测数据,最早的一批月球图以表达形貌特征为主而缺少物质成分信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新一轮的月球探测任务获取了全月球表面物质成分的探测数据。我国自2004年起启动月球探测工程暨嫦娥工程,嫦娥一号、嫦娥二号探测器相继发射升空,并获取了大量的物质成分遥感探测数据,为编制基于我国自主探测数据的月球图提供了第一手资料。2013年,人类航天器重返月球表面,嫦娥三号携“玉兔”登陆“广寒宫”。2019年,嫦娥四号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并仍在持续开展巡视探测。这些月球探测任务获取的海量数据,促成了大量针对月球表面物质成分的研究,提升了我们对于月球的认识。除了遥感数据之外,早期的登月任务还将382kg的月球样品带回了地球。依照这些样品的特点,人们在地球上收集鉴定出了来自月球的陨石。而在月球采样沉寂44年后,我国嫦娥五号任务于2020年底成功携带1731g月球样品返回地球。这些月球样品,使科学家们可以更详尽地研究月球表面的物质成分和岩石成因。此外,月球样品能与月球遥感数据建立适当的联系,并扩展到其他还没有获得样品的区域,使我们能够通过遥感数据研究全月球表面岩石类型分布,进而认识月球的岩浆演化和地质成因。月球岩石综合信息1:250万月球全月岩石类型分布图英文版缩略图2012年至2022年,在“嫦娥工程”探测数据支持下,在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和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建忠的带领下,山东大学作为牵头单位,联合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吉林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多家单位,以月球样品中的分类方法为基础,融合多年来月球遥感研究获得的信息,建立了一套月球表面岩石分类体系,并归纳总结了不同岩石的特征及其出现的环境(图1)。同时,通过制定月球岩石分类指标、编图流程和方法、图例,应用GIS平台,完成了世界第一幅1:250万月球全月岩石类型分布图(图2)。本图将月球表面物质划分为月海岩石、非月海岩石与特殊岩石三大类,共计表达了17种岩石类型,其中5类月海玄武岩(共包含923个熔岩流单元),7类非月海岩石(共包含1210个岩性单元与434个岩性露头)和5类特殊岩石露头(共包含115个岩性单元与779个岩性露头)。本图是当前月球表面物质成分分布及相关知识的综合表达,可以作为月球科学研究、探测任务规划、采样返回目标区域选择的基础资料,也能为未来开展其他岩石质类地行星编图提供参考。1:250万月球全月岩石类型分布图分为中英文版,将由地质出版社正式公开发行纸质版和电子版。该研究成果于10月31日发表于国际综合性期刊Science Bulletin(中科院1区,最新影响因子20.577)。第一作者为山东大学博士后陈剑,通讯作者为山东大学空间科学攀登团队行星科学课题组长凌宗成教授,共同作者包括刘建忠研究员等人。该研究得到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2015FY210500)、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计划项目(QYZDY-SSW-DQC028)、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B410000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02280、41972322、11941001)、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21QD01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20M682164)等项目资助。(来源:齐鲁网)
发布时间:2022-11-03Copyright © 2005- 版权所有:新利(中国)有限公司 鲁公网安备 37079402000792号 鲁ICP备050023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