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就是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服务国家、省市重大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自2021年学校获首批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单位以来,经济管理学院围绕建设标准开展了系列工作。
创新治理机制。借助70周年校庆,广泛联系校友,宣传新利(中国)有限公司发展情况,沟通理事会成立相关事宜,为成立二级学院理事会打下了基础。
探索产教融合模式。与中国贸促会、潍坊综合保税区等单位、机构对接,探讨成立产业学院的建设模式。不断探索校企合作路径,根据企业需求修订教学大纲,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的紧密对接。与潍坊市外事办合作,联合成立潍坊RCEP研究中心,获批山东省外事研究与发展智库。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推进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今年成功引进5名博士,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02人,博士43人,占比达42.2%。已建成“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1个,正常开展教师业务培训,现有“双师型”教师46人,占比45%,今年有19名教师到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双师型”教师占比年底将超过60%。
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学院拥有省级一流专业两个(会计学、市场营销),省级一流课程2门(会计学基础、管理学),省级精品课程5门。2021年新增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管理学),省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上线课程2门,5门课程获批校级一流课程培育建设项目。完成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丛书《经济与金融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的撰写,为下一步申报山东省课程思政示范专业打下基础。积极推进教材出版工作,已经签订合同落实出版教材5部,相关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出台《经济管理学院关于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引导教师深挖课程思政元素,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实践学分占比达28%左右。不断推进考试考核方式改革,逐步形成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机制。
注重学生发展。重视学科竞赛,本着学生全员参加校园初赛、部分参加区域复赛、个别参加全国决赛的原则,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2021年共获奖励五十多项,172名学生在省级以上大赛中获奖。严格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持续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提升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注重科研项目申报和科研成果评奖,2021年成功获批省级课题9项,发表学术论文44篇,出版专著3部,获市级一等奖4项。发挥智囊作用,积极建言献策,2021年有8项智库成果被潍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9项建言献策被国家、省、市政协采用。围绕“三个模式”深入调查研究,以经管学院教师为班底编写的《潍坊市乡村振兴百个案例》已出版发行。
下一步,经济管理学院将继续推动治理机制建设,筹备成立二级学院理事会;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共建专业5个,共建智库平台和企业咨询机构2个;建设“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1~2个,确保“双师型”教师占比年内达标;推进一流专业建设,不断探索新文科建设,申报供应链管理本科专业。加大教材建设力度,确保出版教材5部以上;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申报高层次教研教改课题;进一步提高教师和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积极性,确保学科竞赛再上新台阶;加强应用型科学研究,完成科研经费目标任务,依托潍坊RCEP研究中心、乡村振兴潍坊模式研究院等机构,发挥智库作用,做好服务地方工作。
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是我校今年的“两大核心任务”之一。我们一定要坚持问题导向,吃透标准、盯紧目标、勇于创新、埋头苦干,为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贡献力量。(刘鹏)
_Weiyuan news
2024-06-19
2024-06-25
2024-06-24
2024-06-24
2024-06-23
2024-06-22
2024-06-22
2024-06-21
微信公众号
新利官方网站小程序
Copyright © 2005- 版权所有:新利(中国)有限公司 鲁公网安备 37079402000792号 鲁ICP备050023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