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从重要意义、总体要求、扎实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内涵式发展、强化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政策支撑机制、建强建优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切实加强党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领导等方面,指明了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具体路径。中共中央专门下发文件要求和支持高校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充分体现了时代赋予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和光荣任务。推动实现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应进一步明确马克思主义学院“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的根本问题,着力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内涵式发展。
建好主阵地。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过程中肩负重大使命。必须始终坚守好这一阵地,强化“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聚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学习研究宣传,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一是立足守正创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层面着力。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的学习研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的学习研究,特别是加强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学习研究。要找准理论研究的切入点、聚焦点、结合点,着力在创新性、前沿性、针对性上下功夫,不断增加学术厚度,让学术研究成为教育教学和学科建设的坚实支撑,让“中国奇迹”背后的道理学理哲理更加透彻、更加鲜活,更好地服务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服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二是要担当时代使命,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层面发力。新时代要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内涵式发展,必须“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鲜活实践,找准切入点、聚焦点、结合点”,通过科学、及时地解读党和国家的新政策,向社会传递正能量,为国家贡献新思想,旗帜鲜明地唱响马克思主义主旋律。要不断增强思政课教师的宣传本领,围绕重大理论问题、现实际遇,在主流媒体上刊发有说服力的理论文章,从而推动新思想在“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同时也要“进网络、进社区”,讲好中国故事、中国经验,传播好中国声音、中国精神。
当好主力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而担任思政课的主力军是教师,要按照“三为、六要、八统一”,打造一支信仰坚定、理论功底扎实、数量充足、结构优化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一是要严把教师队伍的政治关、师德关和业务关。着眼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每位思政课教师要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都应严于律己,以自身的学术魅力和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在言行中切实增强“四个意识”、提升“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二是积极实施思政课教师“丰翼计划”。配齐建强教师队伍,优化素质能力提升机制,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的使命感、认同感、获得感,充分发挥教师在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重要作用。组建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团队。实现马克思主义学院内涵式发展需要凝聚一支学缘结构、学科结构、年龄结构均合理的,高层次、能攻坚、有影响的教学、科研团队,这是学科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大力引培学科带头人,把握学科建设方向,把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成为科学研究、理论交流的学术高地。三是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健全教师成长激励机制,通过组织教学督导、集体备课等形式督促教师在教学技能、育人水平等方面得到实质性提高。
用好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一是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围绕思政课“是什么”“讲什么”“如何讲”等问题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反思,积极实施思政课建设“创优工程”,打造更多的思政“金课”和“一流课程”,不断优化思政课课程群建设,组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创新团队,积极构建“大思政课”格局。建设精彩教案、精彩课件、精彩课程资源库,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共建。二是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建立完备的教学质量监测管理制度,强化课堂教学纪律,健全课堂教学管理办法,建立严格的新教师试讲制度、集体备课制度、教师听课互评制度、集中命题制度、教学大纲核准和教案评价制度等。三是不断推进教学改革。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方面。积极探索思政课新的“打开方式”,认真研究如何使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理论体系转化为信仰体系。在原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信息化条件下新的教学方式。只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思政课就能做到有情、有景、有心,实现“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刘德才)
_Weiyuan news
2024-06-19
2024-06-25
2024-06-24
2024-06-24
2024-06-23
2024-06-22
2024-06-22
2024-06-21
微信公众号
新利官方网站小程序
Copyright © 2005- 版权所有:新利(中国)有限公司 鲁公网安备 37079402000792号 鲁ICP备050023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