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叶超超博士与东北大学先进陶瓷研究院签订课题为“高性能陶瓷导电材料研究及制备”的横向项目。该研究采用不同烧结方式制备出高性能导电陶瓷材料,并对其微观组织、力学性能、Weibull分布、残余应力及导电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后续导电陶瓷材料在工程材料上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穿戴产品(如智能手表)消费越来越大众化,如同手机一样,几乎每个人都有一台或更多。智能手表不仅具有普通手表和部分手机功能,还能监测人们的运动情况、脉搏跳动情况,用于监控人们的健康状态。5G时代是万物相联时代,5G用于智能手表中,可以实时在线将人们的健康状态上传到互联网中,经大数据处理分析,最后服务于大健康产业。大健康大数据产业一个巨大的商业市场,价值超千亿,是各个国家新产业布局的竞争焦点。目前,智能手表仍然普遍使用光波用于脉搏监测,即智能手表主动发光,通过透明玻璃透过人的皮肤和血管接触到血液流动,然后再反射,经智能手表的接收器采集,最终转化成心电图。这种方式属于主动检测,不仅消耗较多的电量使智能手表的续航降低,还不能实时在线监测并将数据传送与5G物联网中。本产品使用导电陶瓷作为传感器,导电陶瓷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可以感知到脉搏产生的细微电流变化,将微电流信号转换成心电图,借助于5G网络,实时在线地将人的生命健康状态传至大数据处理中心,最后服务于大健康产业。 项目产品特点、水平和优势①导电陶瓷传感器组件相较于传统的光波组件拥有显著的技术迭代优势,其具有金属电学特性和陶瓷结构特性于一体的属性,使监控脉搏的原理发生了全新变化,由传统的发光—接触反射—信号接收模式直接转变为脉搏跳动产生的微电流——导电陶瓷传感器接收模式。②导电陶瓷传感器被动地接受微电流信号,可以节省大量的电能,从而大幅度提高智能手表的续航能力。③导电陶瓷优异的导电性能,可以感知捕获人体细微的电流变化,从而具有超高的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④导电陶瓷被动的接收信号模式可以连续不断地检测脉搏跳动的变化,并将数据通过5G物联网传送至大数据处理分析中心,可以实时在线监控人的健康状态,从而服务于大健康产业。⑤导电陶瓷传感器具有更简单的结构设计,组件较少,具有突出的价格优势。传统的光波组件需要玻璃透波,玻璃接触皮肤易产生油污,不仅降低探测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还不利于智能手表的美观设计,且容易划伤,影响人的穿戴体验;而导电陶瓷表面镜面抛光后,具有镜子一般的发光效果和玉石一样的润滑感,不易沾染油污,超高的硬度更不会轻易被划伤,其优异的耐腐蚀特性,保证稳定不变的导电性能,从而使探测微电流的能力长期不衰减。本项目负责人为我校讲师叶超超,同时该研究得到了东北大学茹红强教授与加拿大Ryerson大学Chen Daolun院士大力支持。(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供稿)
发布时间:2021-07-27今年,我校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马超老师与康跃科技(山东)有限公司就高性能增压系统及空压机研发及系列化开展产学研合作,签署101万元横向课题。该项目拟发展涡轮增压动力循环与动力涡轮全工况耦合匹配技术。建立发动机循环耦合的涡轮系统通流匹配模型,解决涡轮复合增压匹配难以考虑发动机缸内循环与增压涡轮及动力涡轮变工况耦合作用的难题。基于涡轮系统通流匹配模型,将循环耦合参数通流面积比作为变量,发展内燃机涡轮复合增压循环耦合通流匹配技术,实现发动机全工况的智能匹配优化。同时针对新能源燃料电堆进行压气机及气动部件的全新设计及参数优化,并进行产品系列铺排,完成全系列高效电动空压机的全产品系列的设计工作。通过本项目研发,拟完成以下技术指标:(1) 利用增压器压气机、涡轮机及动力涡轮的气动自动优化技术,将先进增压器压气机效率从现在的80%提升到82%,涡轮机效率从78%提升到80%,动力涡轮效率达到85%以上,同时耦合系统仿真优化,预期将柴油机复合节油率提升到4.8%-5.5%范围内。 (2) 电动空压机最高压气机效率≥78%;最大流量范围≥0.135kg/s;最高压比≥4.0;空压机系统最高效率≥68%;空压机耐久性≥8000h;空压机的噪声≤80dB(A);完成35K-85K产品平台的系列化设计工作。(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供稿)
发布时间:2021-07-27近日,我校林近山老师团队在机械工程TOP期刊《Nonlinear Dynamics》上发表了题为“Multifractal detrended fluctuation analysis based on optimized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for complex signal analysis”的研究论文。旋转机械工作环境恶劣,转速、载荷、阻尼和摩擦力等工况复杂多变,其振动信号呈现复杂的非平稳、非线性特征,且故障特征非常微弱,现有方法难以有效提取复杂机械振动信号的动力学特征。针对上述技术难题,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优经验模式分解的多重分形去趋势波动分析方法, 发展了一种有潜力的机械振动信号动力学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经验模式分解算法对设备振动信号进行分解,然后利用非线性判别算法去除分解结果中的噪声分量和趋势项,保留分形信号分量,采用三次样条插值函数对每个分形信号分量的极值点进行插值,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每个分形信号分量的包络,分离每个分形信号分量的频率调制部分,利用Teager能量算子估计每个分形信号分量的瞬时频率并计算相应的瞬时尺度,根据分析尺度自动确定振动信号去趋势结果,计算去趋势信号的多重分形谱,提取多重分形谱的左端点、右端点和极值点所对应的奇异指数作为设备运行状态的特征参数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识别,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具有比现有方法更优越的性能。我校林近山老师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该研究获得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潍坊市科技发展计划和山东中科普锐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的支持。论文链接: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1071-021-06223-7 (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供稿)
发布时间:2021-07-27近期,我校魏文庆副教授团队在中科院SCI 一区期刊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A上发表了题为“Phase precipitation behavior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ulti-phase Nb–Ti–C and Nb–Ti–Al–C alloys” 的研究论文。纯铌具有相对较低的密度(8.6 g/cm3),较高的熔点(2467℃)和良好的室温韧性,有希望成为1100-1500℃高温条件下应用的兼有金属材料的塑性、韧性和陶瓷材料抗高温性能的新材料的候选材料之一。其中,Nb-Ti合金的密度一般介于6.2 - 6.9 g/cm3之间,与高密度超高温镍合金(8.l-8.6 g/cm3)相比可减重15-25%。Ti、Al元素为铌合金有效的合金化元素,TiC为铌合金有效的第二相,在Nb-Ti单相合金基础上引入TiC颗粒,添加适量的Al元素,开发新型Nb-Ti-C和Nb-Ti-Al-C多相铌合金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Nb-Ti-C合金Al元素的加入促使合金凝固过程由亚共晶向共晶、过共晶凝固转变。(Nb, Ti)C内析出二次Nbss是由不同温度条件下(Nb, Ti)C内金属原子溶解度变化及NbC向热力学上更为稳定的TiC转变引起的,且(Nb, Ti)C中高的Nb原子含量更能够决定Nbss析出驱动力及生长形貌。驱动力较小时二次Nbss沿fcc (Nb, Ti)C的密排面{111}面形核且平行于该面长大成为长条状,析出Nbss与母相存在如下取向关系:,;析出驱动力较大时二次Nbss形貌由长条状转变成不规则的片状,转变驱动力足够大时二次Nbss甚至越过晶界与一次Nbss枝晶相连生长为层片状。本研究揭示了热处理后(Nb, Ti)C相的形貌特征及相结构,总结了二次Nbss在(Nb, Ti)C内的析出机制,发现了二次Nbss析出可以提高(Nb, Ti)C的韧性。热处理后Al原子百分含量为15%的Nb-Ti-Al-C合金存在大量Nb3Al析出,Nb3Al相在(Nb, Ti)C周围Al原子富集区优先形核,长大后向Nbss枝晶内部扩展,Nb3Al相在Nbss内以规则的块状或长条状存在;研究发现Nb3Al依附于bcc Nbss的密排面{110}形核,通过向Nbss内排出Ti原子长大。本研究探明了Nb-Ti-Al-C合金热处理过程中Nbss内Nb3Al相的生长规律,发现了Nb3Al析出与Nbss存在的新的位相关系:[113]Nbss//[001]Nb3Al,(110)Nbss//(130)Nb3Al。陶瓷颗粒强化多相铌合金在航空航天领域以及其它领域中存在许多潜在的应用,随着多相铌合金及其制备技术研究的逐步完善,以及其制造成本的进一步下降,铌合金必定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魏文庆副教授是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新型陶瓷结构与功能复合材料研究团队的带头人之一,团队以目前国内领先水平的原位合成陶瓷颗粒和晶须(包括:TiC、Si3N4、TiN、SiC等)制备技术为支撑点,形成了高性能结构陶瓷复合材料制备及应用和陶瓷复合固态电解质材料制备及应用两个主要研究方向。一年来,研究团队成员以第一作者和新利(中国)有限公司为第一单位在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A,Surface & Coatings Technology、Applied Surface Scien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fractory Metals & Hard Materials、RARE METALS发表中科院一区文章2篇、二区文章3篇。相关研究获得国家装备研发子课题、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相关企业各类纵横向研究课题的支持,研究经费总额220余万元。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443.webvpn.las.ac.cn/science/article/pii/S0921509321004871(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供稿)
发布时间:2021-07-27法学院李程林博士在犯罪既遂标准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论犯罪既遂标准”为题于2021年5月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ISBN 978-7-5203-8349-3)。关于犯罪既遂标准这一刑法理论问题,大陆法系已基本达成共识,也即构成要件说,而我国刑法学界对此问题却仍然存有较大争议,犯罪目的实现说、结果说、法益损害说、构成要件齐备说等众多观点各执一词,用“混乱”一词概括我国既遂标准的理论研究现状,当不为过。此外,在我国处于通说地位的全部犯罪构成要件齐备说,其实来源于大陆法系的构成要件说,可通说在我国刑法学界却受到种种诘难,这与大陆法系已达成共识的状况形成了较大反差。我国刑法学界争论不断、通说遭到普遍质疑,这都严重影响了我国司法实践部门准确认定具体犯罪的既遂标准。如果长此以往这一问题在刑法学界无法得到有效解决,任其处于纷争状态,将不仅有碍我国刑法理论自身的发展完善,更有损我国刑事司法的公正性,所以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系统而深入地研究,确立一个较为合理的犯罪既遂标准,这无论对于我国刑法理论还是司法实践都是大有裨益的。李程林博士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经过一系列探索,认为通说在我国遭受种种诘难,究其根源是我国学界在引入大陆法系“构成要件说”时对其内涵产生了误解:大陆法系的“构成要件”仅指三阶层体系的第一个阶层,而非整个犯罪论体系,而我国学界却将其误解为四要件“犯罪构成”,所以大陆法系的“构成要件”与我国的“犯罪构成”两个术语混淆了,由此导致大陆法系“构成要件说”引入我国后发生变异。因而提倡在澄清误解的基础上正本清源,主张犯罪既遂标准是“实质构成要件说”,指行为符合了经过法益侵害实质解释后的构成要件即为既遂。然后,主张将犯罪分为实质结果犯与实质行为犯两种类型,进而分类型讨论如何以实质构成要件说认定其既遂标准。最后,关于犯罪既遂标准认定的疑难问题,主要围绕危险犯和数额犯来进行探讨,实质构成要件说也能够予以有效解决。该研究工作得到了新利(中国)有限公司2017年博士科研基金项目和新利(中国)有限公司法学院重点学科项目的资助。(法学院)
发布时间:2021-07-27朱文英教授一直进行山东省教育厅课题《比较法视角下体育赛事转播权问题》的研究,相关成果以《手机用户直播体育赛事的侵权责任分析》为题发表于《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20年第四期,人大复印资料《体育》2020年第十二期全文转载。 随着无限流量、超大储存等通讯技术的进步,手机用户可能会利用高科技擅自从事体育赛事直播,网络服务提供者也可能会为手机用户直播体育赛事提供便利或者将手机用户体育赛事的直播画面在自己平台播放,这些可能出现的现象会构成违反合同(购买的门票上有限制条款)、反不正当竞争(网络服务平台的行为)和侵权。论文采用比较分析、逻辑推理等方法,以《侵权责任法》(现《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相关规定为基础,探讨了手机直播体育赛事的侵权责任问题。研究认为:手机视频直播的流程和特征表明手机在线直播体育赛事将成为可能,也将可能侵犯赛事转播权人的合法权益。手机直播体育赛事法律关系结构中的权利主体为转播权所有人和转播商,责任主体则是手机用户或网络服务提供者,权利客体应当为转播权。手机用户擅自在线直播体育赛事符合侵权责任的构成,而网络服务提供者如果符合既定的要件,也构成侵权,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同时,如果网络平台符合免责情形将免除责任。手机在线直播赛事的责任形式为自己责任和连带责任,责任范围包括实际损害与扩大的损害。责任类型以停止侵害与损害赔偿为主。(法学院)
发布时间:2021-07-27煌煌三巨册、180万字的《历代诗咏潍坊总汇》的出版是潍坊文化史上的盛事。《历代诗咏潍坊总汇》是山东省齐鲁优秀文化传承创新工程重点项目《历代诗咏齐鲁总汇》的子项目。《历代诗咏齐鲁总汇》由第五届山东省古典文学学会会长、原山东省政协副主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王志民教授担任总编纂。这部大型文化丛书共有十三卷、三十册,总字数达1400万字。《历代诗咏潍坊总汇》的主编王宪明教授,不仅是新利(中国)有限公司资深教授,更是著名地域文化专家,他在中华书局出版的《明清诸城王氏家族文化研究》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并列一等奖。课题组其他成员,赵红卫、侯桂运、杨洁都是古代文学博士,而牛鹏志、崔永胜也是地域文化专家,他们都有丰富的整理潍坊古代文化典籍的实践经验。 本书的编纂工作始于2017年2月,至2019年8月完成初稿。众所周知,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主流,诗体文学作品为数甚多,歌咏潍坊的作品必须从中逐首筛选;很多诗歌散见于各类总集、丛书、别集、地方文献、族谱等文献中,这些古籍绝大多数没有点校本;从众多古籍中披沙拣金,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很大,工作量也很大。王宪明教授为此殚精竭虑,他甚至以个人之力,将八百册大型丛书《清代诗文集汇编》浏览一遍;又曾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将全部书稿校对一过,其辛苦和勤奋非常人所及;课题组其他成员也兢兢业业,服从安排,各自克服了重重困难,齐心合力,最终完成了这一盛举。 《历代诗咏潍坊总汇》收录了从先秦到清末的诗、词、散曲、乐府、民歌、民谣等诗体作品7200多首,这些诗歌按照地域分为潍坊(跨县区及市区)、安丘、昌乐、昌邑、高密、临朐、青州、寿光、诸城九部分,每一部分又按题材分为自然景观、人文名胜、历史名人、文化风情、重大史事五类,每类诗歌都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整部书的编排时空交织,体例严谨。本书的意义,恰如《前言》所言:“本书可作为潍坊历代方志的补充,对研究潍坊地区历史文化,开发旅游资源,也自有所裨益。”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发布时间:2021-07-25近日,我校化学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宋明君教授课题组在杂志Journal of Luminescence 上发表了题为“Color-tunable luminescence and temperature sensing properties of a single-phase dual-emitting La2LiSbO6:Bi3+, Sm3+ phosphor”的研究论文(DOI: 10.1016/j.jlumin.2021.118014)。作为基本物理参数之一,温度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以及科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传统的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的应用在很多方面收到了限制,例如细胞内测温、有毒、腐蚀或辐射环境下测温等等。而基于荧光材料光学温度响应特性的非接触式温度传感技术—荧光强度比(FIR)技术则克服了接触式测温计的诸多缺陷,同时具有对测量条件依赖较小、稳定性好、具有自矫正特性等优点。Bi3+离子是研究发光材料中一种常用的激活离子。与三价稀土离子不同的是,Bi3+的发光主要基于外层6s2~6s16p1跃迁。由于缺少外层电子的屏蔽,其光谱特性更加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如温度、配位数、共价键强度等。此外,Bi3+离子由于在紫外或蓝光区域具有较宽的吸收带,并且能把吸收到的能量传递给其他激活离子,因此Bi3+还是一种重要的敏化剂离子。我校人员研究了Bi3+与Sm3+离子单/共掺的La2LiSbO6材料的发光特性,从中观察到Bi3+与Sm3+离子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能量传递效应。通过控制两种离子的掺杂比例,实现了材料发光颜色从蓝色到红色的调谐。此外,根据发光强度及荧光寿命的变化,分析了Bi3+与Sm3+离子之间的能量传递机理与传递效率。尤其值得指出的是,Bi3+离子在La2LiSbO6材料中呈现出较强的温度响应特性,其发光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迅速降低。相比之下,Sm3+离子则呈现出了较好的热稳定性,其发光前度几乎不受温度影响。因此,通过监测两种离子的发光强度之比或材料的发光颜色变化,可实现有效的温度监控。基于荧光强度比(FIR)技术,计算出La2LiSbO6:Bi3+, Sm3+材料作为温度传感材料的相对灵敏度达到了1.48%K-1,高于目前报道的大部分光学测温材料。我校宋明君教授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我校年轻博士王晶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淮南师范学院赵旺教授以及韩国釜庆国立大学博士后薛俊鹏参与了该论文的部分研究工作。该研究得到了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No. ZR2020KF017)及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08085QE91)的资助。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22231321001307(化学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
发布时间:2021-07-23化学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李建教授在LRH复合体作为荧光传感器检测金属离子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Layered yttrium hydroxide composite as supersensitive fluorescent sensor on Fe(III) ions”为题发表于Materials Research Bulletin(135 (2021) 111135)。近年来,层状材料如层状稀土氢氧化物(LRH)由于其丰富的层间化学和催化,离子交换,传感器和光化学材料的应用,吸引人们广泛关注。目前,很多LRH-发色团复合材料着重研究单组份的荧光(有机发色团或RE3+离子)而不是协同效应,且这类荧光材料在胶体态的应用仍需要探索和开发。另外,随着环境和医疗的广泛应用,可选择性检测过渡金属和重金属离子的化学传感器具有重要意义。荧光化学传感器可用于检测金属离子,且由于易操作,快速响应,低成本,和实时检测等优点,备受关注。然而LRH复合体作为荧光传感器检测金属离子的研究比较少。已报到的研究均基于层板稀土离子发光性能改变检测含氧酸根。而使用层间客体的发光性能来实现荧光检测的研究较少。铁离子对生物体如植物和动物具有重要作用,在多种细胞水平的生物化学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Fe3+离子缺少或者过量能诱导多种疾病,例如血色沉着病,贫血,肝损伤,糖尿病,心力衰竭和帕金森综合症等。基于荧光turn-on或turn-off机理,可达到避免其他重金属离子干扰实现对Fe3+的选择性识别。而目前为止,还未见LRH复合体用于检测Fe3+的报道。-羟基-2-萘甲酸(3HNA)为荧光分子,已被用于检测铝,铜,镧系元素和钒。3-羟基-2-萘甲酸(简称羟萘酸)是一种可发射荧光的有机物分子,常用于荧光检测金属离子如铝、铜和镧系离子等,其同分异构体还可用于荧光光度法测定铍和钪。选择3-羟基-2-萘甲酸和1-辛烷磺酸钠作有机客体共插层LYH,研究所得羟萘酸/辛磺酸-LYH复合体的发光及对金属离子的荧光识别特性。羟萘酸/辛磺酸-LYH复合体在固态下呈绿色荧光(~500 nm),而甲酰胺(FM)剥离后呈蓝色荧光(480 nm)。更重要的的是,羟萘酸/辛磺酸-LYH对Fe3+具有良好的荧光识别特性,浓度检出限较低,为1.14×10-8 M,淬灭常数很高,为3.85×103 M-1。本研究提供了一个利用LRH复合体作荧光传感识别金属阳离子的实例。 该成果由新利(中国)有限公司化学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李建教授、梁足培教授、宁夏医科大学姚惠琴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马淑兰教授合作,以“ Layered yttrium hydroxide composite as supersensitive fluorescent sensor on Fe(III) ions”为题,2020年11月21日发表在ELSEVIER杂志社材料科学类期刊Materials Research Bulletin (https://doi.org/10.1016/j.materresbull. 2020.111135)。新利(中国)有限公司为第一完成单位,李建教授为第一作者。(化学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
发布时间:2021-07-23近日,我校音乐学院丁菲菲老师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音乐》杂志上,发表了题为《选择、困境与策略——音乐教师教育专业教学评价的转向》的学术论文。该论文在研判师范认证背景下高校音乐教师教育专业教学评价改革的时代要求与内在需求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现阶段音乐教师教育专业教学评价客观存在的问题与困境,并为优化新发展阶段高校音乐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内涵改革,提出了具有一定理论实践意义的新策略。现代教学评价始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20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来,全国教育领域的各级各类学校及各学科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更将评价改革视为新发展阶段重要的落脚点。该文立足培养基础教育音乐美育师资为己任的音乐教师教育专业的教学评价改革,在深入解读师范专业认证、新时代音乐课程标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8)》的时代要求的基础上,剖析当下音乐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课程教学内涵化改革的新时代新要求。在充分考量当下音乐教师教育专业音乐学科课程发展的内在需求,充分把握信息化时代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内在必然需求的基础上,通过文献梳理与调研访谈,深入剖析现实音乐教师教育专业课程实施情境中一定程度上仍客观存在的评价目标与学习结果失衡、阶段性评价内容与学生学习需求错位、评价过程与学习活动脱节、评价标准与达成依据相对模糊等现实问题。为进一步优化高校音乐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的内涵化改革,提出了遵循产出导向、逆向设计教学评价理念,构建知识与能力统一、理论与实践一致、学习与评价交互、标准与依据匹配的育人型、嵌入式、情境性、精细化评价改革的策略方向。该研究从教学评价理论研究视角,探讨了新时代音乐教师教育专业教学评价改革的学理依据,拓展了音乐学科教学评价研究的理论深度,提出了具有一定实践指导意义的策略建议。文章是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2017年度课题《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以审美体验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构建及配套改革研究》的研究成果,前期研究得到了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应用研究项目、新利(中国)有限公司“杰青计划”项目的支持。论文链接:https://kns.cnki.net/kns8/defaultresult/index(中国知网搜索引擎)(音乐学院)
发布时间:2021-07-23音乐学院李文红副教授在《中国商人》期刊上发表了题为“云端音乐会拓展演艺新生态”的研究论文,并被人大复印资料《企业家信息》全文转载。该论文 对新冠疫情发生后,音乐行业借助互联网技术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商业模式“云端音乐会”的优势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传统的现场音乐会无法正常开展,“云端音乐会”的发展解决了当前音乐会举办的困境,其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实现了不同地区、不同表演群体的协力合作,形成了新的商业模式,实时满足了疫情阻隔下的娱乐需求,因此得到全方位地关注。“云端音乐会”通过云端直播的方式创新消费体验,改变了音乐会的呈现形式,丰富观众的体验,实现实时互动。“云端音乐会”直接面向观众,可以满足不同年龄段观众的需求,提升了演出市场的影响力。通过实际调查显示,北京演艺集团线上演出于5月拉开帷幕,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呈现出6场现场演出活动,总观看人数高达4600万。“云端音乐会”的开展借助于互联网平台信息技术来实现广泛的传播,实现世界各地不同的音乐交流,让不同艺术形式得以市场化展现。尽管在当前的疫情背景下,“云端音乐会”开始进行全面发展,但是在未来发展中将成为常态化的趋势。第一,“云端音乐会”对于演员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其具有综合能力,并适应直播时代的要求。第二,“云端音乐会”在未来发展中需要注重娱乐性以及互动性,创造出新鲜的发展模式,并且与不同平台进行深度合作,使得整个行业都能够实现创新,满足不同用户的观看需求。第三,“云端音乐会”在常态化发展中,线上音乐会将逐步向着付费的方式进行转变,通过售票的方式来获得盈利,从而促使云端音乐会的良性发展。第四,“云端音乐会”在未来发展中将会创新商业生态,与音乐行业的不同环节进行配合,实现传统音乐会的补充、线上与线下的相互补充以及相互联动,促进音乐会多元化经营模式。我校李文红副教授是论文第一作者,该研究获得新利(中国)有限公司杰青计划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应用项目的支持。论文链接:https://wh.cnki.net/article/detail/AZSR202104029?album=U (音乐学院)
发布时间:2021-07-23美术学院副教授刘兆彬与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学院讲师任瑞金合著的《秦汉简牍笔法与结字研究》于2021年5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20世纪以来,秦汉简牍的出版为历史学、文字学、书法学等领域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现在已经成为当代学术研究的重要对象。中国书法中的楷、行、篆、隶、草五体书法,除了篆书以外,隶书、草书、行书、楷书都是秦汉时期产生并逐步成熟的,因此,秦汉简牍书法对于研究书体演变、书体规范、基本技法等问题来说尤为关键,具有无可替代的研究意义。《秦汉简牍笔法与结字研究》以秦汉简牍书法的笔法与结字法为研究对象,借助考古学发掘的秦汉简牍书法资料,结合秦汉简牍书法中的笔法现象与中国古代书法技法理论进行了分析、研究,梳理了中国书法基本笔法和结构方法的形成、发展过程。其中,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土秦汉简牍书法资料进行了梳理,具有史料价值,又从笔法和结构方法的角度对这些作品作了相应的理论分析,探讨了简牍书法中所包含的书法技术与审美理念的关系,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美术学院)
发布时间:2021-07-23新利(中国)有限公司外国语学院王锦博士课题组以“齐鲁中医药文化译介与海外传播研究”为题,于2021年4月获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立项(项目编号:21DYYJ04),项目经费6万。项目拟用文献分析法、社会调查法、分类研究法、综合分析法以及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方法,梳理齐鲁古代医籍的翻译史和传播史,整理并翻译古代医家思想精华和齐鲁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运用翻译学理论以及跨文化传播理论探究齐鲁中医药文化译介与海外传播路径,旨在为进一步推动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代表——齐鲁中医药文化“走出去”提出译介策略,创新传播方式,提升齐鲁文化软实力,扩大齐鲁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丰富齐鲁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促进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为维护全人类健康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贡献。该项目研究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学术方面,该研究传承中医药文化的独特性,补充和实践翻译学、译介学理论,补充和创新跨文化传播学;实践方面,能提升齐鲁文化软实力,扩大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国际影响力,保护传承齐鲁中医药文化,建设山东中医药强省,弘扬“儒医”文化,推进齐鲁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促进中西医合璧,联合攻关治疗重大疑难疾病。该项目计划以“齐鲁古代医籍翻译史研究”和“齐鲁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海外传播研究”为题,在中文核心和CSSCI期刊上发表文章2篇,并计划以“儒家文化与中医药(英文版)”为题,出版学术专著一部。该研究工作由王锦博士主持,张华博士、吴玉飞博士、鞠金城博士、李茜博士和谷雨明博士参与。课题组已在中文核心期刊和国内外多家学术期刊上发表过相关文章多篇,获得省市级相关课题立项6项,发表相关学术专著5部。课题组多位成员是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传统文化翻译与国际传播专业委员会会员,新利(中国)有限公司外国语学院是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传统文化翻译与国际传播专业委员会会员单位。课题组成员均具有博士学位,受过严格的学术训练,学术干劲十足,是高校的青年科研骨干,多人是山东省国外语言学学会理事,获新利(中国)有限公司“优博”和“优青”计划支持人选。(外国语学院)
发布时间:2021-07-22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徐永贵在快速热退火调制MOS器件性能机理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不同退火氛围对TiN/HfO2/SiO2/Si 结构电荷分布的影响”为题发表于半导体技术(DOI:10.13290/j.cnki.bdtjs.2021.01.010)。热退火技术是集成电路制造过程中用来改善材料性能的重要手段,系统分析了两种不同的退火条件( 氨气氛围和氧气氛围) 对TiN/HfO2/SiO2/Si 结构中电荷分布的影响,给出了不同退火条件下SiO2/Si 和HfO2/SiO2界面的界面电荷密度、HfO2的体电荷密度以及HfO2 /SiO2界面的界面偶极子的数值。研究结果表明,在氨气和氧气氛围中退火会使HfO2/SiO2界面的界面电荷密度减小、界面偶极子增加,而SiO2/Si 界面的界面电荷密度几乎不受退火影响。最后研究了不同退火氛围对电容平带电压的影响,发现两种不同的退火条件都会导致TiN/HfO2/ SiO2/Si 电容结构平带电压的正向漂移,基于退火对其电荷分布的影响研究,此正向漂移主要来源于退火导致的HfO2/SiO2界面的界面偶极子的增加。(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发布时间:2021-07-22Copyright © 2005- 版权所有:新利(中国)有限公司 鲁公网安备 37079402000792号 鲁ICP备050023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