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近日,山东省职工教育协会、山东省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公布了2023年山东省产教融合示范单位(基地)等项目的评审结果,我校获多项殊荣。学校获评“山东省职业与职工教育先进单位”,机械与自动化专业群产教融合示范基地获评“山东省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市场营销专业获评“山东省产教融合示范性品牌专业”,化学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严希海教授获评“山东省产教融合创新创业先锋”,歌尔科技产业学院谷善茂教授获评“山东省产教融合专业(学科)骨干带头人”。此外,在2023年山东省职工与职业教育重点课题研究成果获奖名单中,我校教师的研究成果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近年来,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决策部署,不断强化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不断提升。今后,学校将持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和社会服务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服务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努力使人才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更加匹配,积极探索一条特色实践育人路径,助推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落地落实,助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文:秦世波 闫雪原 编辑:郭然 编审:王珍)
发布时间:2024-02-02本网讯 2月1日,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董志勇来校访问交流。校党委书记徐梅,党委副书记、校长来逢波,党委委员、副校长苗金春会见客人。徐梅对董志勇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她围绕办学概况、应用型大学建设、未来发展目标和思路等方面,介绍了学校发展情况,并期望北京大学能够给予学校指导和支持,帮助学校打开加速发展、跨越发展的新通道。来逢波介绍了拟合作举办中国式现代化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的筹备情况,并就师生学习进修、设立博士后流动站、构建科研平台等有关事宜进行了沟通。董志勇对学校近年来取得的办学成就给予高度评价,他表示,北京大学将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等方面给予学校大力支持,助力学校早日建成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期间,董志勇到学校科教产融合创新中心进行了参观考察。党委(校长)办公室负责同志参加活动。(文/图:安兴杰/李璐璐 编辑:郭然 编审:王珍)
发布时间:2024-02-01本网讯 为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深化访企拓岗促就业工作成效,2月1日,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王成端带队赴山东紫航电力工程安装有限公司开展访企拓岗活动。山东紫航电力工程安装有限公司董事长马超出席活动,北海国际学院相关负责同志参加活动。座谈会上,王成端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学校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和发展举措,希望与山东紫航电力工程安装有限公司在毕业生就业、人才培养、校企产学研等方面加强合作。北海国际学院负责同志介绍了学院的基本情况、近年来取得的成绩以及未来的发展目标。马超介绍了企业的发展情况、业务板块以及人才需求状况,希望未来不断拓展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北海国际学院负责同志与马超分别代表校企双方签署了就业实习基地建设及相关教科研合作协议,王成端为山东紫航电力工程安装有限公司颁授“新利(中国)有限公司就业实习基地”牌匾。(文:王世浩 编辑:郭然 编审:王珍)
发布时间:2024-02-01本网讯 “玉兔辞旧岁,祥龙迎新年。”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为做好寒假期间留校学生的服务与保障工作,确保学生度过安全健康、温馨祥和的假期,1月31日下午,学校党委书记徐梅,党委副书记、校长来逢波,党委委员、副校长任立春及相关部门教职工这些特别的“家长”们,与留校学生欢聚一堂,一起包饺子、吃年饭,让留校学生们体会到“在校如在家”的浓浓年味。“家是哪里的,春节是怎样安排的?”学校领导见到同学们便亲切地询问、了解同学们的寒假生活安排和留校计划。同学们热情地向老师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和家乡特色。师生们围坐在一起,一边包饺子一边话家常,互相送上新春祝福,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回荡整个餐厅。徐梅勉励同学们在假期内要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虚度光阴;要注意劳逸结合,坚持锻炼身体,保持身心健康;要多和老师沟通交流,有困难和问题要及时向学校和老师反映。来逢波叮嘱同学们要注意防范各类安全风险,度过一个平安而顺遂、快乐且有收获的假期。同学们纷纷感谢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关心爱护。大家表示一定会积极筹划在校生活,合理安排时间,让家人和老师放心。据统计,今年春节期间,100余名学生因集训、演出、参赛等原因留校,其中包括11名留学生。学校高度重视,关心关爱留校学生学习生活,为其提供良好的生活服务保障,让学生住得安心、家长在家放心。 学校党委(校长)办公室、学生工作处、后勤服务处和部分学院负责同志参加活动。(文/图:葛红丽/张蒙蒙 编辑:郭然 编审:王珍)
发布时间:2024-02-01本网讯 近日,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组委会公布了第五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获奖名单,我校国际学生希海布的诵读作品《相信未来》荣获“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留学生组二等奖,这也是山东省留学生组唯一的国赛总决赛获奖作品。本次比赛,希海布的作品经过省赛、国赛复赛、国赛半决赛层层选拔最终入围国赛总决赛。比赛全程竞争激烈,在国赛复赛阶段,留学生组全国共有78件作品入选,其中山东省5件;国赛半决赛后,留学生组全国仅有19件作品入围总决赛,希海布的作品成为山东省留学生组唯一入选作品。据悉,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由教育部、国家语委主办,是面向全国大中小学校在校学生、在职教师及社会人员的重大赛事,对提升社会大众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语言文化素养、深化全民阅读、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积极助推作用。(文:邓海云 编辑:郭然 编审:王珍)
发布时间:2024-02-01本网讯 1月31日,学校召开副处级干部任前集体谈话会。党委书记徐梅,党委副书记、校长来逢波,党委副书记王守全,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监察专员武玉杰出席会议。会议由党委副书记、校长来逢波主持。会上,王守全宣读了干部任职决定,武玉杰代表学校纪委作集体廉政谈话。徐梅在讲话中指出,新调整副处级干部要尽快适应岗位变化,不负组织信任和重托,不负师生支持和期待。一要旗帜鲜明讲政治,站稳政治立场,增强理论素养,强化行动自觉;二要坚持不懈强素质,把学习作为一种习惯,胸怀全局放大格局,强化改革创新观念;三要立足敢为勇担当,在敢担当、善作为上下功夫,在争先进、创一流上作表率,在办实事、解难题上见实效;四要凝心聚力促团结,全力配合正职工作,维护班子团结,保持谦虚谨慎;五要清正廉洁守纪律,严格遵守各项法纪,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展现学校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来逢波在主持会议时强调,要迅速转变角色,快速进入工作状态,以想干事的激情、敢干事的气概、干成事的担当,高标准谋划好、落实好新年度各项工作。全体交流转岗及新提拔副处级干部参加会议。(文图:王鹏 编辑:郭然 编审:王珍)
发布时间:2024-02-01本网讯 1月29日,学校组织开展校园安全大检查,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任立春,学生工作处、教务处、后勤服务处,安全保卫处等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参加检查。检查组一行深入教学楼、实验室、能源管理中心、学生公寓、学生餐厅、体育馆、安顺校区进行实地检查,听取相关单位负责人关于寒假期间师生员工学习、科研、生活等各项安全保障措施情况安排。检查各项安全规章制度落实情况,对消防安全、实验室安全、食品安全、燃气安全、师生人身安全等风险隐患进行排查,就电气线路不规范,逃生通道、消防通道占用等情况,现场提出整改要求。任立春强调,临近春节各类安全风险交织叠加,安全防范压力也持续增大,各单位要始终把安全工作摆在首要位置,时刻把安全工作放在心里、抓在手上、落到实处。要增强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深刻吸取火灾案例教训,充分认清消防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压实工作责任。要加大重点部位、重点环节日常巡查整改力度,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责任单位要立即整改,确保校园安全稳定有序。(文:李玉 编辑:郭然 编审:王珍)
发布时间:2024-01-31本网讯 深化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谱写校地融合发展新篇章。1月30日,学校与寿光市人民政府校地融合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寿光市举行。学校党委书记徐梅,寿光市委书记李鹏致辞,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来逢波,党委副书记王守全,党委委员、副校长李英德、赵卫红,寿光市委副书记、市长赵天宝,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武治强,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袁世俊出席。徐梅在致辞中表示,寿光是潍坊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是闻名全国的“蔬菜之乡”,农业改革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肯定“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点赞寿光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学校与寿光一直保持着良好合作关系,先后与寿光市委宣传部结对共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寿光市重点企业合作共建山东省现代蔬菜种业协同创新中心、设施蔬菜绿色技术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在现代农业、高端化工、新材料、智能制造、文化艺术、基础教育等领域的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她希望校地双方进一步深化政产学研用合作,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努力实现合作共赢、融合发展。学校将充分发挥自身人才、科技、文化等方面优势,全方位服务寿光经济社会发展,为寿光“争当建设更好潍坊发展排头兵、争创中国式现代化县域新样板”作出积极贡献。李鹏介绍了寿光市近年来各项事业发展情况,并向学校长期以来对寿光的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此次签约会成为双方深度融合发展新的开始,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校地双方务实合作的关键举措,必将在寿光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学校应用型大学建设方面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寿光市委市政府将持续推动科技资源与学校的对接转化,人才、文化、教育等资源共建共享,一如既往坚定支持新利(中国)有限公司建设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推动双方校地融合发展合作迈向新的高度。在签约仪式上,来逢波与赵天宝代表校地双方签署校地融合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李英德与山东亿嘉农化有限公司负责人禇爱玲签署校企合作协议,赵卫红与山东永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增文共同为“新利(中国)有限公司就业实习基地”揭牌。期间,徐梅一行先后到富康集团、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巨能金玉米开发有限公司实地考察,全面了解寿光农业、工业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学校党委(校长)办公室、学生工作处、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处、合作发展处、化学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现代农学院负责同志参加活动。(文/图:臧威/王慧婷 编辑:王慧婷 编审:王珍)
发布时间:2024-01-31本网讯 1月24日至30日,学校党委书记徐梅先后到外国语学院、美术学院、文史学院开展工作调研。在外国语学院,徐梅听取了学院负责同志的工作汇报,对寒假重点工作、师资队伍、学科建设、课程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生就业、服务地方等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徐梅指出,外国语学院作为学校较早设立的系部,师资力量雄厚,已成为省内重要的外语人才培养、外事服务和学术研究基地。徐梅强调,学院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对标一流高校,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激发广大干部教师干事创业激情,以“对标竞进、争创一流”的精神努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在美术学院,徐梅听取了学院党委负责同志的工作汇报,并与刘兆彬等5名教师代表就专业建设等进行了交流。徐梅对美术学院的各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她强调,学院班子成员要继续发挥顶层规划、凝心聚力和议事决策的关键性作用,主动谋划新学期工作,进一步健全激励保障机制,全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带领全院师生奋勇争先,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在文史学院,徐梅听取了该院党委负责同志对学院发展现状和矛盾问题的工作汇报。徐梅指出,为着力破解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学校提出实施内部治理增效赋能工程,通过放权赋能改革,全面扩大二级学院办学自主权和办学活力。徐梅强调,文史学院新班子要抓紧磨合,迅速形成凝聚力战斗力,及时把握学校管理新形势、新要求、新使命,确保下放的权力接得住、接得稳、接得好,逐步构建目标明确、层次清晰、相互协调、活力充沛的二级学院内部治理体系,全面激发一线教师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为进一步了解当前各中层单位建设现状、矛盾问题,听取师生意见建议,1月下旬以来,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深入学校基层、国内一流高校、全市县区和企业等开展走访调研,以高质量调研为新年度工作凝心聚力,推动学校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确定的工作目标落细落实。(文:戴敏 编辑:王慧婷 编审:张增森)
发布时间:2024-01-31本网讯 1月29日,学校举行2024年新春茶话会,与离退休老同志代表,民主党派、统战团体代表,欢聚一堂,辞旧岁、迎新春,叙情谊、谋发展。学校党委书记徐梅,党委副书记、校长来逢波,党委委员、副校长王成端出席会议。党委副书记王守全主持会议。会上,来逢波围绕党的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内部治理、开放办学、综合保障等方面,通报学校2023年工作及取得的成绩。他表示,成绩的取得,凝结了广大离退休老同志、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智慧和力量。希望大家继续提出更多有价值、有分量的意见建议,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刘桂珍、逯怀新、许美坤、韩继磊、魏建平等5名与会代表分别结合实际,谈了对学校发展的感受和对未来发展的意见建议。徐梅指出,学校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擘画建设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总体目标,充分激发了广大干部师生干事创业精气神,为学校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她强调,2024年,学校将坚持党建引领,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强化需求导向,着力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突出龙头作用,推进高水平学科攀登筑峰;扩大开放办学,激发合作拓展新活力;加强综合保障,不断改进优化办学条件,扎实推动学校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显著提升。希望广大离退休老干部、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学校事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发挥作用优势,共同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形成全面攻坚、奋力突破的进取态势,力争新的一年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文/图:徐秀华/王珍 编辑:王慧婷 编审:张增森)
发布时间:2024-01-30本网讯 玉兔辞旧岁,金龙迎春来。在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学校党委书记徐梅、校长来逢波先后看望慰问老党员、老干部、患病遇困的老同志,向他们表示亲切的问候和美好的祝福。在97岁高龄的离休干部王蔚莲家中,徐梅亲切询问她的身体情况和日常生活情况,祝愿王老健康长寿。在看望退休老领导邢同学时,徐梅介绍了学校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以来,学校各方面工作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感谢他和老同志们长期以来为学校发展打下的良好基础和作出的突出贡献。在退休老领导牛钟顺家中,来逢波简要通报了学校申硕攻坚、校地校企合作等方面的情况。来逢波还看望了退休职工孙素芹,希望她保重身体,安享幸福生活。学校党委领导班子成员王守全、王成端、李英德、苗金春、赵卫红、任立春、武玉杰、赵加强、张晓静也分别走访慰问了其他老同志。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陪同走访。(文/图 :支丽慧 /郭然 陈海霞 编辑:郭然 编审:张增森)
发布时间:2024-01-30本网讯 1月29日,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吕尧良,党委副书记、院长王忠山一行6人来校考察交流,学校党委书记徐梅,党委副书记、校长来逢波,党委副书记王守全,党委委员、副校长王成端与客人进行了交流。徐梅对吕尧良一行表示欢迎,她详细介绍了学校发展现状、办学特色和近年来教学工作、科研工作、人才引育、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各方面情况,并表示希望两校以此次交流为契机,继续加强联系沟通,互相学习宝贵经验,共谋高质量发展。吕尧良表示,两校友谊深厚,希望继续加强交流,促进双方长足发展。学校党委(校长)办公室、教务处、科研处相关同志参加活动。(文/图:陈海霞/王珍 编辑:王慧婷 编审:张增森)
发布时间:2024-01-29本网讯 1月28日,学校党委召开工作务虚会,党委书记徐梅主持会议并讲话,党委副书记、校长来逢波,党委副书记王守全,党委委员王成端、李英德、苗金春、赵卫红、任立春、赵加强、张晓静出席会议。徐梅指出,2024年是贯彻落实学校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现学校“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也是求突破上台阶、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的攻坚之年。谋划做好2024年以及今后一段时期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她就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围绕加快推动学校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目标任务落实,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对扎实做好重点工作和全面推进面上工作谈了意见安排。来逢波深入分析了当前学校发展面临的形势,提出以“一突破、二拓展、三提升”为抓手,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国际化办学、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等重点工作上狠下功夫,全面提升学校办学能力和水平。近5个小时的时间里,党委班子成员围绕落实学校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决策部署及2024年工作思路和目标举措,结合分管联系工作实际,充分谈了设想,提出工作建议,并就做好面上重点工作,深入交流了思想,凝聚了共识。徐梅在总结讲话时强调,学校党委一班人要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做好2024年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强化境界担当,带头冲锋陷阵,扎实履职尽责,为全校干部教师竖起标杆、作出表率;要坚持问题导向,靶向精准发力,加快破除影响发展的卡点瓶颈,扎扎实实把上级和党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要强化担当作为,狠抓改革创新,奋力实现重点工作突破跃升,向着加快建成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目标不断迈进。党委(校长)办公室相关负责同志列席会议。(文/图:安兴杰/张丹琳 编辑:张丹琳 编审:张增森)
发布时间:2024-01-29本网讯 近年来,山东省牢固树立“绿色交通”发展理念,以推动交通运输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为重点,加快构建绿色交通运输体系。1月28日,《大众日报》5版刊发校长来逢波专题文章《交通运输应尽早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文章从全省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在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结构调整、新能源交通运输工具推广和绿色交通运输制度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全省交通运输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面临着一些亟待突破的瓶颈性问题、障碍性因素,以及未来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的实施路径等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交通运输应尽早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一近年来,山东省牢固树立“绿色交通”发展理念,以推动交通运输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为重点,加快构建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全省绿色交通运输体系经历了从“单一”到“融合”、从“优先”到“优选”、从“量变”到“质变”的重大跃升,在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结构调整、新能源交通运输工具推广和绿色交通运输制度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绿色低碳交通发展水平稳步提升。 先行先试,打造绿色交通基础设施示范工程。近年来,我省相继打造了一批交通运输绿色低碳示范工程,成为全国绿色交通基础设施的“领跑者”。建成了全国首个高速公路改扩建绿色科技示范工程、全国首个零碳服务区、全国首条零碳高速、全国首个全路域交能融合示范工程;打造了全国首个探索性、创新性“高铁+光伏”济青高铁工程;建成全国沿海港口首座集卡自动换电站、首座加氢站,全国沿海港口首个跨区域、多港区统筹联动的大气环境智慧管控平台;建成全国首个“海绵”机场体系。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基础设施实现全覆盖,推进了节能环保技术规模化应用,ETC车道覆盖率达到100%。 优化组织,交通运输结构调整迈出较大步伐。我省高速铁路营运里程已跃居全国第一位,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民用运输机场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形成了空巴联运、空海联运、公铁联运、公水联运的多种旅客联程联运服务品牌。创新开展了全程物流模式和船船对接直取模式,铁路、水路集疏港大幅提升,全省多式联运和网络货运模式取得显著进展。青岛港集装箱海铁联运连续8年保持全国沿海港第一,持续加密国际海运、航空航线40条,拓展山东中欧班列线路辐射范围,累计开行2057列。加大推广,新能源运输装备数量持续攀升。全省新能源公交车、出租车和清洁能源车占比均超过90%,内河港口实现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全覆盖,全面构建起内河船舶防污染全链条监管体系。济南、青岛、枣庄、烟台、潍坊和威海6市先后入选交通运输部公交都市创建城市,济南、青岛轨道交通加速成网,全省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377公里。 做好保障,绿色交通出行体系逐步完善。自2015年绿色示范省份开建以来,山东率先制定了《山东省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十四五”发展规划》《山东省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工作方案》,出台了《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目标任务要求更加明确;先后制定了《沿海港口能源消耗限额》《高速公路边坡光伏发电工程技术规范》等地方标准,绿色交通法规标准体系不断完善。二 当前,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等多重国家及区域重大战略交际叠加,对我省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总体上看,全省交通运输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任务仍很艰巨,面临着一些亟待突破的瓶颈性问题、障碍性因素。 绿色交通方式支撑保障能力仍显不足。目前,我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正处于快速起势、加速成网的黄金期,公路水路客运量、货运量实现了强势回归。但绿色交通基础设施规模与支撑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与人民群众高品质的出行需求、与高附加值产业物流配送需求等相比,依然存在绿色低碳交通运输方式规模不足、支撑保障能力不够、路网结构比例不优等方面问题。 低碳货运交通方式组合优势仍未凸显。近年来,我省虽然积极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为主攻方向,但“公路为主、铁路为辅、水路与民航为补充”的货物运输格局仍未改变。全省公路货运量和周转量占综合货运体系比例远高于广东、江苏、浙江三省,大宗货物中长距离公路运输占比偏高,冷链物流等高耗能运输需求进一步增加,重型货车、船舶等短期内还缺乏成熟的替代方案,海陆空一体化组合优势发挥不足、运输结构急需进一步调整。 社会公众绿色出行比例仍然偏低。我省相继推动了“新能源”车辆推广补贴、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等政策,但仍存在全省公路客运占比较高、私家车出行比重过高、绿色出行分担率总体偏低的突出问题。随着全社会对运输时效性、个性化、舒适度等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公众出行领域降碳减排和绿色发展依然面临严峻挑战。 科技支撑绿色发展能力仍然滞后。我省新能源运载装备产业相关门类齐全、产业体系完备,但仍存在纯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自动驾驶等绿色交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力度不强、企业布局不合理、产业链联动不强等突出问题。同时,由于历史原因,我省高校、科研院所绿色交通高端人才厚度不足,绿色交通领域的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缺乏,在省级重大科技支撑项目清单中对于绿色交通的支持仍然不足。三 未来一段时期,是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的攻坚期,也是交通运输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推动全省交通运输实现绿色低碳发展,需要以运载工具新能源化为核心,以构建高效综合运输体系为关键,以建设绿色交通基础设施为保障,以构建绿色出行体系为补充,多种绿色低碳政策措施组合实施。 注重互联互通,完善现代绿色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体系。当前,我省正处于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交通要素门类齐全,要抓紧抓牢、用足用好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有利机遇,一是在开展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和维护全生命周期中融入绿色发展理念。二是深入挖掘海陆交通兼备的“组合优势”,加强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加快疏港铁路建设进度,鼓励“水水中转”,推动沿海主要港口煤炭、矿石、焦炭等大宗货物集疏港由公路改为铁路或水路运输。三是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网与能源网融合发展,在服务区、公路沿线、枢纽场站、港口码头等合理布局光伏发电设施、开发分布式发电与储能项目,通过“交通+能源”融合,实现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自洽。 注重优化结构,建立一体化的绿色交通高效出行体系。着力提升、持续增强交通运输对我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支撑保障作用。一是打造高品质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一体化“地网”。立足形成“双高”交通格局,实现重要节点间多通道连接,重要通道间多线路协同。二是打造高端化的“航空运输+智能交通”一体化“天网”。充分利用大数据、5G等技术,融入现代人工智能,提升我省交通运输信息化水平。三是打造高效率的“零距离换乘+无缝隙对接”一体化“服务网”。全面分析利用综合交通出行信息,打造服务“一站式”,城市间公交“一卡通”,旅客联程运输“一票到家”、货物多式联运“一单到底”,强化“轨道+公交+慢行”融合发展。 注重技术创新,建立低碳化的交通运输创新推广体系。新能源运载工具是交通运输领域低碳发展重中之重,我省要突出互联互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目标方向,优化全省绿色交通上下游产业链布局。一是更加注重混合动力技术、先进内燃机技术和轻量化材料技术核心车辆节能技术的研发。二是更加注重布局和发展替代燃料技术,提高新能源汽车、氢能飞机、电动飞机、氢能/氨能船舶、高铁动车组和电力机车的推广渗透速度。三是更加注重一体化融合和高质量发展,以零碳服务区、零碳码头、零碳港区等为试点形成一批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典型经验和先进成果,推动山东交通现代化水平走在全国前列。四是布局一批交通运输行业碳减排的省级重大科技研发项目,积极促进交通运输行业的低碳转型,大力进行交通运输碳减排的技术研发,全力补足山东交通短板,凝练山东交通优势,打造山东交通模式,重塑山东交通品牌。 注重政策引导,建立全覆盖的绿色交通政策保障体系。一是建立从发展规划、标准规范、补贴激励、基础设施等多个方面形成完善的配套服务和支撑保障体系,充分发挥经济激励对刺激新能源运输工具发展的巨大作用。二是完善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监测及计量体系,充分发挥OBD远程监控和路网交通大数据排放清单技术为代表的“精准感知+大数据智能监管”在机动车排放智慧化监管中的作用,科学合理确定不同区域层面交通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路径。三是创新交通运输领域碳交易机制。在全省范围内探索创建交通运输行业碳普惠机制,创新碳中和、碳积分等多种减排量消纳方式,制定碳普惠试点工作方案和评价体系。四是进一步促进交通网与能源网融合,加大研发公路、铁路等交通运输系统与自洽能源系统的融合规划技术,以及公路交通自洽能源系统集群协调控制与优化调度技术方法。(文图:魏霄 编辑:魏霄 编审:张增森)
发布时间:2024-01-28Copyright © 2005- 版权所有:新利(中国)有限公司 鲁公网安备 37079402000792号 鲁ICP备050023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