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近日,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省“四进”办对2023年7月选派的“四进”工作队队员进行考核,并通报了考核结果,我校选派的4名干部均取得优异成绩。其中,韩玉坤、魏圣杰两名同志被评为“工作表现突出个人”;侯刚、窦荣坛两名同志被评为“单项督导服务表现突出个人”。派驻半年来,工作队队员牢记职责使命,聚焦把情况搞真实、把工作抓落实、把作风练扎实“三实”目标,围绕经济运行、项目建设、安全生产、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勇于担当作为,认真履职尽责,奋力攻坚克难,深入基层摸实情、沉在一线当好“信息员”;贴近群众解疑惑、精准解读当好“宣传员”;统筹协调解难题、一心为民当好“服务员”;聚焦中心促落实、常抓不懈当好“监督员”,圆满完成了各项督导服务任务,有力解决了上下信息不对称、压力传递不到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及效率低下、基层困难得不到及时有效化解等问题,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各级各有关方面的普遍认可和广泛好评,展现了新利(中国)有限公司教职工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优良工作作风,为学校赢得了荣誉。(文:许光鹏 编辑:郭然 编审:王珍)
发布时间:2024-03-12本网讯 近日,山东省教育厅发布《山东省教育厅等5部门关于公布2023年山东省未来技术学院和专业特色学院建设名单的通知》(鲁教高函〔2024〕8号),学校现代农学院申报的种子与设施农业工程学院(现代园艺学院)获批为山东省专业特色学院。今后,学校将以此为新契机,瞄准国家行业人才急需,强化专业建设和特色发展,不断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以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使命责任,主动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重大任务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聚焦我省“十强”优势产业、十一条标志性产业链,推动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紧密对接,进一步增强高等教育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文:张鲁筠 编辑:庄梦琦 编审:王珍)
发布时间:2024-03-12本网讯 新学年、新学期、新气象,为切实保障教学工作持续向好,开好头、起好步,确保教学工作有序推进,3月11日上午,学校召开2024年春季新学期教学工作会议,党委委员、副校长王成端出席会议并讲话。会上,教务处负责同志结合教务处2024年工作计划,针对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践教学、教学成果培育、产业学院建设、招生工作、实验室管理、日常教学管理等新学期教学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负责同志针对重点推进的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师范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教学督导等工作进行了安排。王成端就做好新学期教育教学工作提出要求,各学院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鼓励教师们群策群力、攻坚克难,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质量过硬的教育教学活动,确保新学期教学工作平稳有序;成立专班,统筹布局,组建工作网格,扎实开展自评自建工作,深入挖掘学校内涵建设资源,高标准完成自评自建工作,确保高标准顺利通过新一轮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学校统筹与学院推进相结合,深化认证理念、凝聚共识,多项措施并举,快速推进专业认证工作;以提升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尤其是课堂教学改革,全面创新教学方法,深入开展实践教学改革,强化在线课程建设和高水平课程培育建设工作。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各二级学院分管教学工作负责同志参会。(文/图:张鲁筠/庄梦琦 编辑:庄梦琦 编审:王珍)
发布时间:2024-03-11“2024年是实现学校‘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落实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新的一年,机械与自动化学院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学校开学工作动员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坚持党建引领,以做好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以谋划好放权赋能实施方案的顶层设计为抓手,大力营造团结和谐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积极涵养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集全院教职工之力,聚力抓好‘五个提升’,全面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机械与自动化学院党委书记张建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聚力提升党建工作水平。研究探索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方法和路径,高起点谋划全年党建工作计划,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抓党建,围绕教学科研管理重点工作抓党建,充分发挥现有样板支部和过硬支部示范带动作用,强基层、抓根本、激活力,努力推动党建与业务同谋划、同推进、同考核,不断深化党建、教学、科研、管理互通互融的体制机制,全面提高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实现基层组织“双促进”、支部书记“双带头”、普通党员“双先进”的目标达成,切实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竞争优势,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聚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以高质量完成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抓手,统筹推进硕士点申报、工程专业认证、产业学院建设等各项工作,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从抓好教风、学风、考风入手,推动“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为主导”的教学改革。有序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创新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主渠道作用;加强学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构建以校一流课程为基础,省一流课程为骨干,国家一流课程为引领的课程体系;以产业学院建设为依托,探索构建科教产协同育人机制,打造“契合、协同、贯通”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加强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建立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激励机制,组建高素质教学团队;全面布局各类教学比赛、学科竞赛,优化人才培养评价、反馈和改进机制,实现学生考研率、考公率、高质量就业率和学科竞赛获奖率大幅提升。 聚力提升科研工作水平。以硕士点建设为核心,以行业需求和技术创新为导向,聚焦前沿技术研发,形成应用先行、基础创新、核心突破的可持续科学研究创新机制,力争在省科技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项目、高水平科研平台申报、高水平论文、专利、成果转化等方面实现新突破。依托现有省市级科研平台和高层次人才资源优势,紧密对接企业需求,整合组建“机械—控制—农业”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科研团队,拓宽校企合作渠道与模式,创新知识与资本结合方式,探索成立学科公司,构建“科技互馈、人才同育、生态共融”的校企科学研究新体系,合作研发项目、联合科技攻关、促进成果转化,践行有组织的科研。聚力提升学生高质量就业率。加强就业教育和指导,明晰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就业压力,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牢固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思想观念,努力消除“懒就业”“慢就业”状况。建立就业信息台账,适时掌握就业动态,结合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加强访企拓岗力度,有效挖掘就业资源,发挥专任教师作用,分组包干,分类指导,实现就业存量一对一精准帮扶。重点关注区域内中小微企业用人诉求,充分发挥融媒体作用,及时发布供求信息,适时召开专场招聘会,加强供需双方的有效对接。强化组织保障和激励保障,形成全员参与良好格局,切实体现优绩优酬,努力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聚力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强化“学院办大学”发展理念,抓住领导班子这个“关键少数”,充分发挥好党委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的把关定向、协调落实作用;强化“教研室办学院”发展理念,用好广大教职工这个“最大多数”,充分发挥好教代会和学术委员会作用,激发教授治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强化制度建设,以研究制定放权赋能实施方案为契机,加强顶层设计,优化工作流程,将评先树优、职称评聘、工作量核算、绩效工资发放、干部选拔任用等事关教职工切身利益的大事融入方案,固化为制度,坚持按制度办事,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真正构建起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强化学生管理,不断加强辅导员教育培训,持续提升辅导员队伍素质,建强学生自治组织,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坚决守牢学生安全底线,保障学生成长成才。 人勤春来早,奋斗正当时。张建伟表示,新的一年,机械与自动化学院新一届领导班子将在学校党委行政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院职工,开拓创新,担当作为,聚力推进学院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为早日实现学校“十四五”规划和第四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贡献学院力量。(文:张丹琳 编辑:张丹琳 编审:王珍)
发布时间:2024-03-11本网讯 为进一步深化科教产融合,3月10日,校党委书记徐梅,党委委员、副校长李英德等一行6人到山东赛马力发电设备有限公司考察交流。座谈会上,徐梅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她指出,学校发展离不开企业的支持,下一步将围绕自身发展目标,紧密结合企业发展需求,进一步合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平台建设、项目申报、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方面深化协作,推动校企合作取得更多实质性进展,更好助力企业发展。山东赛马力发电设备有限公司负责同志对学校给予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并介绍了公司发展蓝图、校企合作规划、前期工作成效等方面的情况。徐梅一行还参观了公司展厅、生产车间和研发中心,对校企合作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科研处、合作发展处、机械与自动化学院负责同志参加活动。(文/图:解福祥/郭然 编辑:郭然 编审:王珍)
发布时间:2024-03-11本网讯 3月7日,山东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杨宗杰,潍坊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潍坊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葛汝千,潍坊市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祖勇一行来校调研并座谈。校党委书记徐梅会见客人,党委副书记、校长来逢波主持座谈会。座谈会上,来逢波对杨宗杰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衷心感谢省、市社科联长期以来对新利(中国)有限公司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鼎力支持。他详细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绩,重点介绍了学校发展规划和振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方面的具体措施。杨宗杰对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取得的成就给予高度评价。他强调,高校社科工作者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确保在理论学习上走在前列,为实际工作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同时,他鼓励大家要聚焦国家和地方发展重大战略问题,推出更多具有理论深度和实践价值的智库成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在随后的交流中,与会人员围绕如何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加强社科普及工作、构建大社科格局等展开了深入研讨交流。大家一致认为,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优化社会科学评价机制,进一步调动社科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积极对接国家和地方的发展需求,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贡献社科力量。学校人文社科类学院科研负责人、科研人员代表,以及科研处相关负责同志参加座谈交流。(文/图:张菲菲 编辑:魏霄 编审:王珍)
发布时间:2024-03-11Copyright © 2005- 版权所有:新利(中国)有限公司 鲁公网安备 37079402000792号 鲁ICP备05002384号-1